宿豫“四库一网”搭起劳动力供求双方“鹊桥”
请用微信扫一扫
宿豫区是我省首批劳动力转移工作示范区,全国首批劳务输出示范区,全区共有农村劳动力25.8万人,其中外出务工8万人。劳动力资源优势一直是宿豫区的一块金字招牌。
在当前企业用工普遍出现短缺的形势下,宿豫区人社局采取有力措施,破解层层难关,努力开发新的劳动力资源,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建成了以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城镇社区人力资源信息库、企业空岗信息库、培训资源信息库和宿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的“四库一网” 劳动力资源信息平台。去年以来,该局利用“四库一网”培训各类劳动力2.39万人,为区内各类企业输送合格技能人员1.1万人,实现了劳资供求双方天天参加“鹊桥会”。
为进一步健全区内企业用工信息网络,该局实行区内企业空岗报告制度,跟踪了解企业用工信息,掌握企业用工状况,发放企业用工服务卡。提前掌握区内企业对用工人数、年龄、技能和文化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利用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回时机,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信息调查活动,以行政村为单位逐户核对、更新农村劳动力资源台账,对农村劳动力的增减、就业等即时变更,并实行动态管理。
该局还不断拓展就业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已建成的区、乡、村(社区)三级联网,组织人社协理员进村入户发放就业信息宣传单,通过村“就业喇叭”每天定时播报企业用工信息。在电台、电视台固定时段播报招用工信息。在区人力资源服务大厅电子显示屏、公示栏发布企业用工需求。各业务窗口摆放招工宣传单,发放给前来办理业务的人群,扩大就业信息宣传面。
针对部分农民工因各种原因不能按照规定时间参加培训,从而影响培训质量等问题,该区在培训内容、方式等各个环节上进行“嫁接”创新,把自主权交给参加培训人员,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挑选培训项目。开出培训“大篷车”,定期把技能送到城乡居民的家门口,多方位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对待不同的培训对象,提供灵活多样、实用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同时,开展就业观念、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教育,不断提升他们的维权意识和综合素质。并定期举办企业负责人、劳资人员培训班或专题讲座,讲解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增强其依法用工意识,推行人性化管理。
为更好地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和求职者就业愿望,该区人社局打破节假日休息的惯例,推出企业随到随招、求职者随聘随试的“天天职介超市”服务,力争做到公共职介服务天天不休息、不间断。同时定期举办园区企业专场招聘会,对重点缺工企业制定专项服务计划,有针对性地提供岗位对接平台。
为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该局进一步畅通了绿色维权通道,创新了职工维权模式,在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受理、调解、监察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该局将劳动监察大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人民调解室、劳资纠纷调解室、巡回法庭等维权窗口统一安置于办公楼一楼,形成“五位一体”维权办公群,全力打造职工维权不出楼、调解不出室的“一站式”维权服务。
该局有关人员深入企业、建筑工地,开展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畅通电话、网络和窗口三大举报投诉渠道,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案件绿色通道,实现劳动者工资支付案件专人接待,专人受理。不断完善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工资专用账户制度、工资发放现场公示制度、失信黑名单制度四项制度,从源头上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该局还实施了班组有“信息员”、车间有“知心人”、厂部有“调解室”、仲裁有“连心桥”、法院有“联席会”的“五级联动”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新机制,较好地维护了劳动关系的和谐,促进了区域社会的和谐。
该局局长高华华介绍:目前该局已经提前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加强日常巡查和重点监察,深入乡镇施工现场和单位逐一排查。2012年“两节”前后该局还将举办多场大型招聘活动和多场乡镇专场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