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欢迎 {{loginUsername}} 登录,退出 职聊 刷新简历 我的简历 简历预览 智能推荐 增值服务 修改密码 刷新职位 发布职位 预览主页 收到简历 智能推荐 会员服务 修改密码 求职者登录 招聘登录 会员注册 求职者注册 招聘注册 职聊 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端 使用帮助 网站导航
选择城市
切换城市分站,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当前选择城市:总站
总站 {{item.sitename}}

“100多份简历都没有换来一份工作,非常绝望。”

招聘动态 转载 来源:

请用微信扫一扫 2010-09-29 11:08 {{clickNum}}

100多份简历都没有换来一份工作,非常绝望。”回想起两年前找工作时的情景,现在已是扬子江药业集团办公室GAP专职管理人员的杨俊锈仍然心有余悸。卸下盘绕眉头的焦虑,两年后的她举手投足间透着自信。“这所有的一切源于在扬子江药业的3个月见习。”她说。

  江苏省全省拥有普通高校124所,是我国高校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2009年高校毕业生达45.9万人,2010年则达53.2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江苏各级党委政府一贯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江苏省亦是全国开展就业见习工作较早的省份。

  早在2004年,南京市就开展了以南京籍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为主要对象的“青年就业见习和职业资格培训”。2005年以来,江苏陆续出台了《关于建立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通知》等一系列就业见习政策。

  2009年江苏各地深入实施“三年五万”高校毕业就业见习计划,在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基地建设、强化见习管理等多种有效举措下,截止到今年6月,全省共设立就业见习基地1954家,共组织21910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其中11139人通过见习实现就业,另有5000余人正在见习。

  完善政策体系 落实见习待遇

  2009年7月,原江苏省人事厅会同省教育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八部门印发了《江苏省2009-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成立了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管理办公室,对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进行统筹指导。全省各省辖市也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文件,形成了较为健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政策体系,制定了系列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

  根据“江苏省2009-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等相关规定,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见习学生见习期间按每人每月500元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补助,每人购买90元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各市、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单位(基地)见习学生的基本生活补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标准及经费管理、发放办法,各地也分别发文予以明确。

  除了省里统一政策外,各地还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了许多突破性政策、举措。如南通市取消参加见习毕业生在地域上的限制;见习期间参照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并享受相应待遇;被见习基地提前录用并签定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见习学生仍按规定期限继续享受原见习待遇;困难家庭见习毕业生,经批准可延长见习一次。在就业见习学生生活补贴等待遇上,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南通市将见习学生生活补贴调整为每人每月720元,对带教老师发放每月120元补贴。

  泰州市还打通了见习、就业、创业之间的通道,鼓励有创业意向的未就业毕业生先见习后创业,在见习合格后给予一次性3000元的创业资金扶持。

  及时发布信息 做好供需对接 

  做好见习工作的关键是如何把未就业毕业生和见习单位成功对接。为此,江苏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专门开通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网页,及时发布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信息;无锡、南通、连云港、淮安、扬州、泰州、宿迁等地还利用本地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报道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政策措施;盐城市通过向用人单位发函、上门宣传、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推广就业见习工作,征求见习岗位需求;一些地方还采取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宣传日活动等形式,将就业见习宣传咨询送入社区、街头,送入校园,现场宣传、解答就业见习政策。

  此外,江苏各地还采取多种形式为见习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供需见面机会,畅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供需交流渠道。南京市举办日常性毕业生就业见习交流会,无锡、徐州、常州等地在地区招聘活动中开设就业见习专区,免费提供见习服务;各地都设立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窗口,开展登记,引导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

  实行优胜劣汰 加强基地建设

  在见习基地的选择上,江苏从单位规模、社会信誉、见习岗位需求、师资力量等多方面严格把关,优胜劣汰,及时调整,保证见习基地的整体质量。今年以来,重点加强了省级见习基地建设,补充了江苏省国资委等部门推荐的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省级见习基地,取消了38家招收人数少、管理不力的省级见习基地的资格,保障了省级见习基地示范作用的充分发挥。

  全省各地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基地建设,严把质量关,对一些不具规模、管理不规范、毕业生见习后不能有效提升职业技能的企事业单位,不列入见习基地范围。南京市授权经审核认证的中介机构具体操作见习计划,同时做好有效监控工作,实行竞争淘汰机制。镇江市先后建立了《见习基地申报行业协会推荐优先制度》、《见习基地级别逐级晋升制度》、《见习基地违规操作即被摘牌制度》,将基地的优胜劣汰规范操作。

  强化见习管理 提高见习质量

  将毕业生送进见习单位只是就业见习工作的第一步,积极参与见习基地的见习管理,注重就业见习实效,是江苏省提高见习质量的重要保证。各地人才服务机构积极协助见习基地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为见习毕业生开展岗位培训和综合素质培训,对见习学生考核等环节严格要求。

  同时,加大就业见习监督检查力度,实行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及就业进展情况通报制度、年度就业见习工作督查制度,开展定期检查和随时抽查,对违规操作的现象进行及时查处,有效地推动了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各地人才服务机构强化见习管理的手段也是各具特色。泰州市自主研发了“泰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系统”,将基地和人员纳入信息化管理,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无锡市建立了就业见习毕业生回访制度,直接了解学生真切感受,了解见习真实效果。盐城市定期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对接协调会”,实现了就业见习工作指导协调日常化。

  此外,江苏各地人社部门还采取有效手段,加强对见习学生见习后的跟踪服务。对被录用的见习高校毕业生,完善就业登记及其他用人手续。对未被录用的见习高校毕业生,市县人才服务机构继续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免费进场求职、免费人事代理、免费技能培训、免费推荐就业的“五免”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就业。

{{item.value}}({{item.name}})

{{item.name}}

宿迁人才网官宣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