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紧盯垄断国企员工高薪
请用微信扫一扫
国有企业普通员工与高管之间薪酬相差高达数百倍,不同行业国有企业薪酬标准差距过大。一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今天建议,应该建立起公平的国有企业薪酬体系。今天分组审议企业国有资产法草案时,一些常委会委员提出上述建议。近年来,失衡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和薪酬体系,是一个不断引发公众争议的热点话题。
郑功成委员说,目前国有企业反映比较多的,就是管理者和职工年薪差距太大,相差大者高达数百倍。同时,不同国有企业职工的待遇差异也很大,比如一些垄断行业不光是工资高、奖金高,职业福利水平也很高,有的公司光是公积金一个月就可以达到几千块钱,而有的国有企业职工可能没有任何职业福利。
“这种状况很不正常。国企职工服务的是同一个雇主,其权益差距过大并不符合公正原则。”郑功成委员说。
现行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是在2002年制定的,当时确定的负责人薪酬与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是12倍。眼下这一比例有逐渐拉大之势,并未得到很好执行。
目前国企经营班子薪酬的总体状况是,内部纵向差距已不小,外部横向差距仍较大。不仅企业负责人的收入是员工的十几倍,甚至几十上百倍,而且企业与企业之间,差距也很大。有的企业效益很好,可老总的收入并不高,有的企业连年亏损,可老总的收入高达百万甚至千万元。
金硕仁委员建议,企业国有资产法草案应该“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
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