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欢迎 {{loginUsername}} 登录,退出 职聊 刷新简历 我的简历 简历预览 智能推荐 增值服务 修改密码 刷新职位 发布职位 预览主页 收到简历 智能推荐 会员服务 修改密码 求职者登录 招聘登录 会员注册 求职者注册 招聘注册 职聊 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端 使用帮助 网站导航
选择城市
切换城市分站,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当前选择城市:总站
总站 {{item.sitename}}

只作秀不招人,招聘会上当心李鬼。

招聘动态 转载 来源:

请用微信扫一扫 2009-12-09 16:05 {{clickNum}}

   别以为前面这两个案例只是个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相当一批企业“只作秀,不招聘”,更有少数企业打着招聘的幌子来欺骗涉世未深的求职大学生。下面我们来听听高校、专家是如何给正在找工作的您支招的。   

  高校单位情况要查清

  招聘会大大小小,林林总总,作为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总难免“雾里看花”。那么,毕业生该如何识别“李鬼单位”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范勇告诉记者,目前在高校招聘会这块,虽然学校在引进招聘单位上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比如学生工作部门会要求招聘单位出示营业执照,对邀请函加盖公章。但是,不可避免也会遇到一些“假招聘”的单位。   

  “比如说一些单位,到学校来招聘,给学生半年试用期,表示给一点点生活费,等试用期结束后再给高薪。等半年一过,就把学生全部辞退了,等于免费用工。”范书记表示,他给学生们提两点建议:首先,要求交钱的单位不能去。再一个就是,要审查公司的资质,比如上网查询下公司的相关情况,对一些传销类的公司保持警惕。   

  而从高校而言,范书记也表示,应该从严审查一些前来招聘的单位,给学生扎好一道“篱笆”,“就我们学院而言,今年已经给学生组织过一场专场招聘会了,我们对前来的企业要求比较高,除了配合学校审查招聘企业的营业执照、索取盖公章的回执外,还会到相关企业去实地考察一下,如果我们发现问题,就不考虑这家单位了。另外我们还采用老毕业生对所在单位穿针引线的方式,这样相对知根知底,比较可靠。”   

  专家尽量参加正规招聘会

  “我们曾经查处过相关的假招聘单位。”江苏省人才交流中心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部长李晓军告诉记者,人事部门对于“假招聘”行为也一直在打击。几年前,曾有一家招聘会的主办单位找了许多假单位,在五台山体育馆召开面向毕业生的招聘会,被他们下了处罚通知书。“根据江苏省人才流动管理暂行条例,凡是假招聘的单位都将被处3000元以下的罚款。”   

  李晓军建议广大毕业生,尽量参加一些由政府部门和高校举办的正规招聘会,因为目前江苏省对于这些招聘会都有审批程序,会对公司资质等进行考察和审批。同时,李晓军也表示,目前招聘市场上确实也存在一些“撑场子”的招聘单位,所谓“撑场子”的单位就是那些并不需要招人,却碍于情面或者一些其他原因不得不前来招聘。同时,对于一些要打广告、要押金、要培训费等招聘单位,求职的毕业生一定要留个心眼。

摘自《南京晨报》

{{item.value}}({{item.name}})

{{item.name}}

宿迁人才网官宣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