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职业病成为“高利贷”
请用微信扫一扫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规划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把职业病防治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层层分解目标,明确具体措施,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
日趋严峻的形势表明,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现在国家制订规划,对于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强化对职业病的防治,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完善工伤保险制度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能够通过全面的防控使危害降低到最小。换句话说,职业病实际上是管理不善造成的人为疾病。这些年来。有的地方片面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企业的立项、准入、监管过程没有严格把关,使一些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和产业乘虚而入。
资源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可谓生死悠关。资源并不只是指耕地、矿产、能源、水、森林等等;公众的健康同样也是最宝贵的资源。如果说巨大的、健康的、年轻的人力资源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那么我们就更能明白职业病是怎样的一个隐患,更能明白防治职业病的意义有多大。
职业病危害具有“滞后效应”,因此这种危害更像是社会背负的“高利贷”,它在健康上造成的和将要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比如由于疾病或过早死亡造成的医疗卫生费用上升和劳动生产率下降等将是逐渐显现出来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的“有水快流”是涸泽而渔,那么以牺牲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换取的“快速发展”,更是杀鸡取卵。尤值得警觉的是,许多职业病都是不可逆的,就像医学专家所说,一个生鸡蛋被煮熟之后,是没有办法让它再恢复本来模样的。国家制订职业病防治规划,就是要釜底抽薪,不让“生鸡蛋”被煮成“熟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