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份工作究竟该花多少钱?
请用微信扫一扫
现在这个阶段,正是今年大学毕业生忙着找工作的时候,而当下,僧多粥少的岗位已经使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普遍存在。据《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2008届全国本科毕业生平均需要花1080元,投12份简历,才能找到工作。而在省城合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为了能有一个工作,不惜投入近万元……已工作的胡小姐7000元找一份工作
已经工作的胡小姐告诉记者,毕业后她是在人才交流市场找到工作的。“当时印了5份求职简历,花了10元钱,赶了两场招聘会,门票共计40元,才找到现在的工作,没费多大周折。”胡小姐说。经历虽不曲折,可是这也并不代表她没有为找工作“大出血”。胡小姐向记者透露,在学校,毕业前夕,女生都会买一套上档次的套装和化妆品,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胡小姐自己就花了800元买了一套行头,又花了400元买了一双鞋,虽然没有购置化妆品,但是她在某美发中心为自己设计了发型,花了400元。这么算起来,在找工作前期,她共计支出了1650元。
在单位实习期间,实习生之间竞争激烈,为了最终被录取,胡小姐家也花了不少“活动经费”,吃饭、送礼花了5000多元。胡小姐说自己有很多同学,花了钱工作也还没着落,相比之下,自己从头到尾花了7000多元就落实了自己的工作,已算十分幸运。
试用期的杜同学 6000元才能被试用
老家在芜湖的杜同学毕业后希望在合肥寻求发展。由于家庭经济较好,平日的衣装就很不错,杜同学并没有在置装费上花费过多。由于是在外地求职,他将自己原先在芜湖用的小灵通换成了手机,花费了近2000元。为了能在合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他与同学在合肥共同租房,租房的费用为每人400元/月,日常伙食450元/月,三个月往返芜湖与合肥的车费将近300元,现如今,他仍在试用期内,按照他的计算,从找工作至今已花费6000元左右。他说,自己的家庭条件比较宽松,还有和他一起来合肥找工作的贫困同学吃住方面都不如自己,也有很多已经回老家了。
学习中的夏同学 倒贴200元还没找到工作
在合肥某经济管理类学院学习的夏同学,今年夏天想在合肥找份暑期工来补贴家用,可是工作没找到,反倒搭进去几百元。
临近放假,夏同学学校的宣传栏上贴满了各个职业中介所介绍暑期工的海报,当他与一中介公司取得联系,对方就告诉她,在介绍工作之前必须交60元的介绍费。夏同学交完钱后,便从中介公司得到某单位的联系方式,但是,此公司的招聘简章上说明招聘人数不限,择优录取,结果夏同学在应聘过程中就被淘汰下来。当夏同学重新来到职业中介公司时,公司的人却告诉她如果要想找另一份工作,必须再交60元钱。无奈,夏同学又把费用交上,这次她被顺利录用了,在某公司做文职工作,试用期两个月。可是一个月不到,老板就找了个理由将她辞退。一来二去,夏同学不仅没找到靠谱的工作,还倒贴了中介费、交通费200多元。
专家诊断:一份工作成本几百元
省工商联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敏告诉记者,大学生就业成本花费5000-6000元属于个案,近来国家对于大学生就业出台了很多利好政策,招聘会的门票都已实现全免,大学生就业成本虽无正规统计,但成本应该是呈下降的趋势。有些学生在置装费上花费过多没有必要,因为企业如今虽然重视员工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应该在个人能力上提升自己。
省智通人才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辉也表示,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成本粗略可分为制作简历,在50-100元;有些同学注重外表,购置新装在400-500元;外地求职的学生还会加上交通住宿的费用,一般在200-300元,加起来也不过几百元左右。虽然不排除有个别大学生会为了工作去激光治疗近视甚至整容,但是并不是普遍现象,而为请客送礼花费的灰色成本只能算作个案。
摘自《安徽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