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欢迎 {{loginUsername}} 登录,退出 职聊 刷新简历 我的简历 简历预览 智能推荐 增值服务 修改密码 刷新职位 发布职位 预览主页 收到简历 智能推荐 会员服务 修改密码 求职者登录 招聘登录 会员注册 求职者注册 招聘注册 职聊 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手机端 使用帮助 网站导航
选择城市
切换城市分站,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当前选择城市:总站
总站 {{item.sitename}}

江苏省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实施意见

招聘动态 转载 来源:

请用微信扫一扫 2009-08-06 09:25 {{clickNum}}

    去年10月份以来,我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在较短时间内密集出台了《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办法》、《省政府关于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切实做好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实施意见》等规章和文件,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加大对困难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消除经济形势对就业的不利影响,保持了全省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数据显示,全省上半年实现新增就业53.2万人,完成全年85万人目标任务的62.6%,月均新增就业达到8.7万人,与去年末的平均4万人相比有了成倍增长;登记失业人员总量基本稳定,6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5%,回落到去年底水平;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82万人,帮扶750户零就业家庭中1010人实现就业再就业,连续22个月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结合拉动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努力扩大就业空间。坚持把落实中央和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和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明确要求在落实扩大内需重大决策,安排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时,把增加就业岗位和人力资源配置作为重要内容。如苏北地区大力发展工业园区经济,将招商引资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就业岗位增加,宿迁等地的新增就业岗位出现与同期相比不减反增的情况。

    积极落实减轻企业负担政策,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在全面落实长期施行的积极就业政策同时,重抓“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等阶段性就业新政的落实,以此来鼓励企业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充分发挥特殊政策促进特殊时期社会就业的积极效应。截至6月末,全省共有340户困难企业申请缓缴养老、失业、医疗、生育保险费,涉及职工6.98万人,缓缴金额为0.63亿元;已有26个统筹地区申请降低部分社会保险费率,核减社会保险费23.01亿元;核拨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1.36亿元,惠及499户企业、8.75万人。

    突出抓好三大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强化针对性服务。高度关注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这三大群体,坚持分类施策,实施有效帮扶,力促其尽快实现就业。对农民工,针对这一群体集中年前提前返乡的新情况,及时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监测制度,提前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就业服务春风行动,超前预发培训券优先安排返乡农民工参加自选工种的技能培训,并于6月中旬启动全省南北劳务对接招聘月活动,充分发挥劳动力省内自我消化能力强的优势,至6月底苏南新增吸纳苏北农村劳动力8.9万人。对高校毕业生,劳动、教育、人事等部门联手,开展全省联动的高校毕业生大型专场招聘会,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劳动、人事部门两大市场的功能整合和资源共享,做到同步办理大学毕业生求职登记、用工备案、退工登记和缴纳社会保险等业务。对就业困难人员,摸清底数、建立台帐,分类做好帮扶工作,尤其是对新产生的城镇零就业家庭,通过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等措施,确保出现一户、帮扶一户。

    实施特别培训计划,为扩大和稳定就业做好储备。综合运用失业保险基金、就业专项资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资金,对困难企业在岗职工、失去工作的返乡农民工、登记失业的大学毕业生、城乡新成长劳动力等重点对象分类实施培训,既延缓一批劳动者进入就业市场时间,同时又为新一轮发展储备了技能人才。扩大培训补贴政策惠及人群,将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使用对象从下岗失业人员拓宽到进城务工劳动者、困难企业在岗职工,特别是明确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返乡农民工可免试进入技工院校2年制技工班就读,享受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政策。

    将推进创业作为应对危机、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坚持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方针,在省级层面已出台文件的基础上,指导推动各地全部出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具体意见,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不断优化创业服务。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和贴息范围,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补贴、租金补贴或优惠等支持,全省形成了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公益岗位补贴和就业服务补贴等优惠政策体系。

    强化服务功能,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作用。依托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特别是街道社区和乡镇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立快速调查和监测制度,加强法规政策宣传,强化就业信息服务,并对辖区内的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审核确认,建卡造册,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组织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行动,打击各类非法职业中介行为,鼓励社会职业中介机构为劳动者提供诚信有效的就业服务。


摘自《江苏工人报》

{{item.value}}({{item.name}})

{{item.name}}

宿迁人才网官宣

顶部